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TCP/IP解析(一):TCP/IP的工作方式
阅读量:7069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80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本文包括下面内容:

1.TCP/IP协议系统

2.OSI模型

3.数据包

4.TCP/IP的交互方式

1.TCP/IP模型的协议层

分为四层:

网络訪问层:提供与物理网络连接的接口。依据硬件的物理地址实现数据寻址。
网际层:提供独立于硬件的逻辑寻址。

传输层:为网络提供流量控制、错误控制和确认服务,充当网络应用程序的接口。

应用层:为文件传输、远程控制等提供应用程序。

OSI七层模型

物理层:把数据转换为传输介质上的电子流或模拟脉冲,并监视数据的传输。
数据链路层:提供与网络适配器相连的接口,维护子网的逻辑连接。
网络层:支持逻辑寻址与路由选择。
传输层:为网络提供错误控制和数据流控制。
会话层:在计算机的通信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会话。
表示层:把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,管理数据加密与压缩。
应用层: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接口,支持文件传输、通信等功能的网络应用。

相应关系:

2.数据包

数据包有点像俄罗斯套娃。

在发送时。从上到下,每一层把信息和报头组织在一起,作为下一层的数据,下一层再加自己的报头。

在接收时反之。

数据包在每一层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名称:
在应用层生成的数据包被称为消息;
在传输层生成的数据包封装了应用层的消息,假设来自于传输层的TCP协议。就被成为分段。假设来自于传输层的UDP协议,就被成为数据报。
在网络层的数据包称为数据报。
在网络訪问层的数据包被称为帧。

3.工作场景

1.数据从应用层通过TCP或UDPport传到传输层
2.数据分段传递到网际层,IP协议提供逻辑寻址信息。把数据封装为数据报
3.数据进入到网络訪问层,网络訪问层创建一个或多个数据帧,从而进入到物理网络
4.数据帧被转化为比特流

4.单播、广播、多播、任播

单播:1对1通信
广播:同一链路全部计算机
多播:发送给特定一组
任播:面向特定一组。从中选出一台最符合网络条件的主机发送消息,被选中的主机会返回一个单播信号

转载地址:http://bbhll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mysql索引详解(转)
查看>>
php html 静态化 缓存
查看>>
测试架构师修炼之道:“秘书九段”的故事 - 延伸至测试六段
查看>>
Silverlight数据验证
查看>>
Ubuntu始终是外国的,为什么大家这么力推?
查看>>
iOS开发滚动视图UIScrollView
查看>>
SSH服务及其扩展(sshpass和expect)
查看>>
mysql中的锁
查看>>
会话Cookie与session的关系
查看>>
Blend ---- 自定义ImageButton(图片按钮)
查看>>
04-模板层
查看>>
Beta冲刺-第二天
查看>>
call 和 apply方法解析
查看>>
Update emacs to 23.2 on Ubuntu
查看>>
C#中结构(struct)与类(class)的区别
查看>>
mount loop最大数的调整
查看>>
Android的消息机制(1)
查看>>
树的创建与遍历
查看>>
进度条控件基本使用
查看>>
DataGrid PCV排序学习
查看>>